教师手册
在震灾的救灾任务陆续告一段落之际,漫长的灾后心理社会复健的工作更是重建家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大地震后,有关心理辅导的教师手册中,我们将向您说明灾民心理现象、心理辅导的原则、团体辅导及个别辅导的简单技巧、在该地震事件中对灾民可能造成的创伤经验甚至导致的心理困扰现象,以及当您需要进一步辅导信息的相关资源时如何获得等内容。希望这个内容可以发挥「自助助人」的功能,将地震伤害的冲击程度影响层面减缓到最低点。
经验是我们的导师。经过地震后,我们看到民间社会力的多元流动与聚合,这使我们中华儿女更加团结和凝聚;以理性态度营造浩劫后的全民心理社会质量。很久以前,几位大哲已明确指出,「历史上重要的人事物往往发生两次,但第一次发生的时候是个悲剧,第二次再发生时就是个闹剧。」避免历史的闹剧,需透过全民力量的镕铸打造为基础,希望这本小册子是能当为块地基砖头,对大家在重建家园的心理复健工作上有所帮助。
目录
一、灾后的身心反应
二、在帮助别人之际,别忘了照顾您自己
三、教学场景下的辅导原则
四、心理创伤行为检核表
五、灾后各项事务与心理咨询的资源电话
六、重部灾区图示
一、灾后的身心反应
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作为一个帮助者,了解这些反应除了能适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避免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造成身心的不适而延长复原的时间。
灾难后会经历到的情绪与身体症状
921集集大地震如此严重的灾难事件,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我们均会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这些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包括:
情绪反应
害怕
很担心地震会再发生
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无助感
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悲伤、罪恶感
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
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愤怒
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
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
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重复回忆
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失望
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希望
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身体症状
疲倦
发抖或抽筋
失眠
呼吸困难
作恶梦
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
心神不宁
恶心
记忆力减退
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
注意力不集中
子宫痉挛
晕眩、头昏眼花
月经失调
心跳突然加快
反胃、拉肚子
纾解情绪与缓和身体症状的方法
面对如此大的冲击,在灾变发生后,尽速的让我们回复日常的生活状态是最重要的。首先就是要尝试接受现实的状况,抚平情绪的伤痛以及缓和身体上的不适。以下就是一些简便的方式让我们可以用来帮助自己。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与孩子一同分担悲痛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的机会,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别忘记家人和孩子都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试着与他们谈谈
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
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单位表达
在伤痛及伤害过去之后,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工作及开车要特别小心,因为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
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面临重大的灾难,压力使人们产生一些短期的症状。但有时因为创伤过于强烈,例如一个人经验或目击到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及严重的伤害,这些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更为强烈的反应,如极度的害怕、无助或恐惧感。这种持续的状态(尤其是超过灾难事件发生后一个月),被称为「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经历这些症状的当事人,极可能需要专业人员进一步的协助。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包括:
1.灾难的再次经验:指创伤事件不断地被一再经历,例如:
灾难痛苦的回忆反复地侵入,包括影像、想法、或知觉到的事物
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
行为表现出像是灾难又再度发生,或是感觉到回到事情发生的当时
从当事人的表现、谈话等线索中显示出心中强烈的痛苦,或出现生理上的反应,与此次灾难有关
2.逃避反应:指持续逃避和此次灾害有关的刺激或情境,例如:
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
努力逃避会勾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方或人们
在回忆灾害的重要部分时有困难
对于重要活动明显地降低兴趣或减少参与
产生疏离感或与他人疏远
情感、情绪减少(如没有爱的感受)
对前途悲观(不期待未来的生活、婚姻、小孩、正常的寿命等)
3.高度的警觉性:指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持续的处在高度警戒的状态,例如:
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
易怒或爆发愤怒
注意力集中困难
过度警觉
过度的惊吓反应
儿童与青少年的身心反应
经历过这次大灾难,孩子们不论在生理、心理或行为上,均会产生许多的反应。一般而言,这些情绪反应并不会持续很久,但目前看起来状况很好的孩子也有可能在灾难发生数周后才逐渐地表现出来。由于儿童与青少年们对灾变事件(例如死亡)的想法与成人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反应也稍异于成人。以下的整理是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可能有的各种反应,分述如下:
所有年龄层儿童与青少年的共同反应:
˙害怕将来的灾难
˙对上学失去兴趣
˙行为退化
˙睡眠失调和畏惧夜晚
˙害怕与灾难有关的自然现象
不同年龄层儿童与青少年的典型反应:
学龄前(1-5岁)
˙吸手指头 ˙尿床
˙害怕黑暗或动物 ˙黏住父母
˙畏惧夜晚 ˙大小便失禁,便秘
˙说话困难(例如:口吃) ˙食欲减退或增加
这个年龄层的儿童对他们以往所处的安全的世界,因灾变而遭受破坏,会特别显得脆弱,因为他们通常缺乏处理紧急压力的语言和思考能力,而期望家人来帮助或安慰他们。
学龄儿童(5-10岁)
˙易怒
˙哭诉
˙黏人
˙在家或学校出现攻击行为
˙明显地与弟弟妹妹竞争父母的注意力
˙畏惧夜晚、做恶梦、害怕黑暗
˙逃避上学
˙在同伴中退缩
˙在学校失去兴趣或不能专心
退化行为几乎是这个年龄层的典型反应,失去宠物或有价值的物品对他们而言是特别难处理的。
青春期前(11-14岁)
˙睡眠失调
˙食欲不振
˙在家里造反
˙不愿意做家事
˙学校问题(例如:打架、退缩、失去兴趣、寻求注意的行为)
˙生理问题(例如:头痛、不明原因的痛、皮肤发疹、排泄问题等)
˙失去与同侪社交活动的兴趣
同侪活动在年龄层特别明显,孩子需要觉得他的恐惧是适当并和别人一样,反应以减低紧张和焦虑及可能的罪恶感为目标。
青春期(14-18岁)
˙身心症状(例如:排泄问题、气喘)
˙头痛与紧绷
˙食欲与睡眠失调
˙月经失调与月经困难
˙烦躁或减低活动、冷漠
˙对异性的兴趣降低
˙不负责或犯法的行为
˙对父母控制、想要解放的反抗减少
˙注意力不集中
˙虑病症(不断担心自己有病痛,但无医学上的根据)
大部分青春期的青少年活动与兴趣都集中在与他(她)同年龄的同侪,他们特别容易因同侪活动的瓦解,以及共同努力时失去大人的依靠而悲伤、难过。
孩子在灾难中失去亲人,是最常见的压力,也是最急需处理的危机,大多数会出现以下反应:
˙不相信亲人已经永远离开
˙身体不适,例如没食欲、呼吸困难
˙觉得自己被抛弃,对过世亲人生气
˙对亲人的死亡自责
˙模仿过世亲人的行为或特征
˙变的容易紧张
˙担心以后没人照顾他
˙出现跟以前很不一样的举动,例如特别乖、特别顽皮